谢志雄:岗位就是人生最好的舞台

发布时间:2019-12-27 15:33:27.0    阅读人次:3178次    【打印本稿

在三钢高线厂机动车间,说起一高线前区钳工班班长谢志雄,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他过硬的业务技能和超强的执行力。
  别人50分钟更换一根吐丝管,他只要25分钟;别人切割焊补杂活三四天甚至一周才交差,他第二天就报告验收;别人最怕碰到轧制盘螺时设备故障多,他总身先士卒24小时随叫随到。别人干不了的活,他能干;别人干得了的活,他干得又好又快。只要有他在,所有维修作业难题便迎刃而解。
  作为一高线钳工班班长,谢志雄主要负责一高生产线机械设备的检修、维护及保养,做好每天日修安排和备件装配、组员作业安全监护。“1#飞剪加油40分钟、粗中轧安全销检查25分钟、万向节轴检查紧固40分钟、吐丝盘更换35分钟、风冷线边板调整50分钟……”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每天日修基本上都是这些琐碎枯燥的体力活,但谢志雄不这么看。“钳工都是做紧螺栓这些琐碎事,但事小影响大,没做好就产生各种隐患,影响生产。”技校毕业的谢志雄没有骄人的学历,但熟谙大道理,他爱惜自己的岗位,因为设备养护技术已成为他的生存技能,认真负责也早已养成习惯。从业二十多年的苦练和坚守,他把自己的青春韶华奉献给了一高线设备维修工作,献给了这个平凡而辛苦的岗位。
  机动车间在一高线日修有一个重要项目,就是要定期检查更换吐丝机的吐丝管,防止部件过于磨损或氧化铁皮留在管内。以前钳工班每次更换都要50分钟左右,安装质量不过关,会影响吐丝质量或导致堆钢事故的发生。谢志雄经过现场观察和反复试验,自制一把轻巧实用的小扳手作为专用工具,并把更换吐丝管的操作规程进行优化,将原来需两个人搭配才能完成的作业,简化成一个人独自完成,并将作业时间压缩至25分钟以内。现在换一次吐丝管可轧制两个不同规格的盘螺,大大减轻了班组同事的作业强度,提升了作业效率。
  谢志雄做事计划性强,工作中有很多想法创意,考虑周全后就大胆向车间建议实施。一高线上料移钢机原来有七根链条,通过拨爪将热送辊道的热钢坯勾起,采用单向同步推钢方法平衡移动,利用红外线热检仪感应,控制前道辊道电机将热钢坯输送进炉。但前几年该设备运行不稳定,导致一高线热装率上不去。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后,断链条故障频繁,钳工班组织抢修像“救火”一样疲于应对,碰到大夜班甚至是通宵作业,维护成本高。面对难题,谢志雄一面督促组员强化设备点巡检,加强计划检修;另一方面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降低故障。琢磨两天后,他大胆提出只保留移钢机头尾两端两根链条,将中间五根剔除掉。车间技术组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可行。改造方案于2018年1月实施后,大大减少了移钢机断链条故障。当年一高线上料移钢机链条故障时间由原来56分钟/月降低到7分钟/月,生产线热装热送率也随之提高。
  对于分厂和车间安排下来的任务,他从不拖延、不扯皮、不推诿。因此,身影不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。过去两年,谢志雄积极落实分厂设备管理新要求,完善定人包机考核机制,大力推行二级点巡检制度落地,杜绝一高线机械设备“带病”作业。他带领组员除了完成设备日修、年度大修作业,还先后参与完成了一高线出炉辊道导槽改造、冷批上料台架主传动轴承底座加固、1#飞剪溜槽改造、预精轧防护罩改造、吐丝机夹送辊气缸更换流程优化、吐丝机象牙改造、加热炉循环泵柴油机排水管净化改造等20多个降故障、排隐患的小技改项目,保障了一高线机械设备正常运行。2018年,一高线机动车间产生的中间轧废,从以前的每月至少6.46根降到每月3.67根,全年增效净值30多万元;非计划停机时间从23.05分/日降到11.31分/日,降幅达50.93%!面对成绩,谢志雄很谦逊,“我们只是想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转,确保生产有序进行。”
  从谢志雄身上,我们看到了他在平凡岗位上劳作耕耘的奋斗之美,对工作热爱的坚韧之美,以及他精于工、匠于心、品于行的工匠奉献之美。
  人物链接:
  谢志雄,高线厂机动车间前区工段一高线钳工班班长。曾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生产(工作)者、高线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2018年度,荣获集团公司“先进标兵”荣誉称号。(李宏明/文  穆昕/摄)